201年11月18日,在越南头顿市PTSC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基地的港口服务公司发生一起履带吊倾翻事故。该事故是在这个港口基地使用一台德马格(demag)CC6800/1250t履带吊吊装一件大概310吨~350吨的模块的时候倾翻的,造成3人直接死亡和2名作业人员重伤。这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给越南带来沉痛的打击,也给这个港口服务公司沉痛的经济教训。下面的一些照片给我们上了一堂高昂的安全课,大家看着是不是感觉很可怕?
LinkedIn集团在这个项目为这台1250吨履带起重机是购买了路基箱作为均载板的,可是有均载板为什么会出现本次严重的翻车事故呢?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说作业场地满足12t/㎡的承载要求,在吊装作业的时候是使用这些路基箱的。但是当该项目的负责人离开吊装现场的时候,项目的作业人员贪图省事就再也没有用过这些路基箱作为降低履带起重机对地的直接压力。不幸的事故就这么发生,最直接的原因是现场施工的人员懒惰、无能造成了本次的事故发生。
(英文版地址http://www.heavyliftspecialist.com/accidents/tragic-crane-accident-vungtau-vietnam/#more-5903 以上内容根据英文版原文翻译,在此对未取得英文版原文作者的同意擅自翻译表示道歉,同时也请懂行的对本篇译文的翻译指正。最近网上有对这篇翻译文章提出质疑说“还有这个不负责任的报道,我有朋友在这个现场,具体情况和这媒体胡说八道报道的完全不一样。这么无耻不负责任的报道,都够写出来刊登,我真是无语了。不知道详细情况就不要报道,不知道来龙去脉就千万不要误导大众了”。但是译者并没有在英文版找到相关的信息。译者接受任何对这篇译文或者英文版原文所表述的事情有质疑。毕竟译者不在现场,也没有这位网友那样有一位朋友亲临事故现场,而仅能通过国外的这篇报道这种以管窥豹的形式来了解这个事故。请知情者在此留言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来完善这个事故报到,让真相告知于天下,在此译者不胜感激。译者认为这样一个血的教训已经过去,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事故,对于我们生者有必要了解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原因。通过了解真正的事故原因,分析造成这个事故的原因,让生者引以为戒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再次本文译者对这篇文章翻译不到位表示道歉,同时要感谢这位提出质疑声的网友,因为有这个质疑声存在才有可能让大家知道真正的事故原因。译者再一次诚恳请求知道越南这台CC6800倾翻事故的真正原因的知情者,请劳烦将事故的真正原因发送至网易邮箱: i618me@163.com 或者在本文后留言,再次不胜感激。)
可以看到这台1250吨履带起重机的臂架头的滑轮散落一地,臂架的钢管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变形。
这台德马格的1250吨履带吊的一条履带直接悬空,另外一条履带看起来像是已经沉进沙里。
第一次那么清楚的看到大型履带吊底盘下面是什么样的,而且还是带着2条履带。其中的一条履带已经有大半沉入沙里
这2个人站在散落在沙地上的配重前边在分析本次事故的原因吗?
差不多完全被埋的操作室,估计当场死亡的3个人中这个履带吊的操作司机是其中一个,真够不幸的,为这兄弟惋惜,哎。
这几瓶氧气准备割掉这条躺在地上的吊臂吗?
原本吊的这个模块,现在只能随着吊梁和钢丝绳在一起掉落了。不知道这个模块损坏了没有。
施工事故现场,看样子使用的是超起主臂工况,刚好砸在了一条路上。
从以上的图片看到这个是海边回填的沙地上作业,就是不知道怎么那么松软,履带都能沉没进一半。不在事故现场,这里只能进行猜测。或许CC6800吊装站位点原本有地下涵洞之类,或者这个沙地本来就没有全部压实。再或者大胆一点猜想原本在这里吊装都正常,就是这次吊装的时候吊装站位点地下的土层刚好达到它所能承受的一个强度极限,主要受力土层崩塌。不管是怎样的一个事故,其实根据调查只要使用得当,这些事故完全可以避免的。大多数的事故是人为的不当操作引起,只有少部分的事故才是真正的机械故障、缺陷引起。特雷克斯德马格DEMAG公司在吊车生产领域那么成熟,那些事故照片中也没看到太多散落的零部件,也不像国内厂家生产的一些吊车事故后散落一地零部件。
越南这台CC6800比较悲催,现在也不知道怎样了。
越南头顿市CC6800倾翻
我也翻译了这篇文章,看来大家对起重机事故还是非常关心的!
蛮严重的一次事故,这些人太大意了,安全确实不能有任何的马虎、懒惰啊。